2017年11月30日 星期四

110年前飄洋世界找品種 台灣甘蔗之父是他

110年前飄洋世界找品種 台灣甘蔗之父是他

2017-11-30 15:20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即時報導
日據時代台灣曾是糖業王國,很多人知道「台灣糖業之父」是新渡戶稻造,但多數人不知道「台灣甘蔗之父」是金子昌太郎,他曾在「大目降糖業試驗場」擔任技師20多年,後來轉任明治製糖株式會社(現麻豆糖廠)顧問,25年間終於育成不輸給外的品種並致力普及,台灣砂糖不只能供應日本需要,也能往國外銷售。
金子昌太郎在大正元年(1912年)就出版「甘蔗農學」巨著,但因行事低調,81歲才取得農學博士,日本稱他為「台灣砂糖始祖」,文史工作者康文榮認為他一生走遍世界各地鑽研甘蔗與品種改良,稱他「台灣甘蔗之父」更當之無愧。
金子昌太郎在1907年至1929年期間,擔任台灣總督府大目降糖業試驗場技師,舊址就是目前台南新化高工校地,在新化人流傳最廣的事蹟,是1915年噍吧哖抗日事件中,金子昌太郎為新化人求情免於屠庄浩劫,但他對台灣糖業的貢獻,卻因行事低調少為人知。
文史工作者康文榮、蔡宗霖與葉陶楊坊董事長王麗玲10月份自費前往金子昌太郎位在日本群馬縣前橋市家鄉,其孫子金子正明與金子龍亮兄弟接待,並出具金子昌太郎長子代筆的「回憶錄」,選在今天金子昌太郎141歲冥誕發表,這段台灣糖業發展重要的歷史也得以曝光,包括回憶錄、老照片及相關史料,即日起在葉陶楊坊人文餐廳展出。
蔡宗霖說,這次到日本取得最珍貴的史料,是金子昌治生前為父親金子昌太郎撰寫的回憶錄與老照片數張 ,記載金子昌太郎為了堅持自己的理想,不惜父子絕裂從日京帝大退學,前往札晃農校 (後來的北海道大學)就讀,台灣總督接納新渡戶稻造建議在台灣成立糖業試驗場,同為北海道札幌農學體系的金子昌太郎,來到台灣研究甘蔗,並走遍世界尋找鑽研甘蔗與品種改良。
金子昌太郎1907年任職大目降糖業試驗所,曾到過哈佛、耶魯研究,也到巴西、瓜哇等地視察找品種,1912年出版「甘蔗農學」巨著,康文榮和王麗玲分別出資收藏初版及二版各一本,在100多前的書籍內容充實,印刷精美,還附有小沼謙次郎手繪的彩色圖片等, 序文有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內田嘉吉、新渡戶稻造等人推薦。
日本群馬縣前橋市文史工作者也在收集當地傑出人士的相關史料,給康文榮的資料顯示,金子昌太郎81歲時,以「台灣特有的季風看天田地域的甘蔗栽培試驗研究」,再加上1912年「甘蔗農學」,發表博士 論文,取得農學博士學位,他曾經害羞不願被公開,還是被每日新聞札幌總局的記者知道。昭和33年10月23日的「農學博士號」中,金子昌太郎被授予「台灣砂糖始祖」的稱號。
康文榮說,金日昌太郎回到日本後過著隱居耕讀的生活,孫子回憶爺爺是很表情嚴肅、沈默寡言的人,不曾聽他提過在台灣的生活,他們的到訪並出具史料,金子昌太郎家人都很感動,並帶他們前往家族墓園致意。金子昌太郎1971年2月8日去世,享年94歲。
王麗玲(左起)、蔡宗霖與康文榮前往日本群馬縣金子昌太郎的家鄉,由其孫子陪同前往墓...
王麗玲(左起)、蔡宗霖與康文榮前往日本群馬縣金子昌太郎的家鄉,由其孫子陪同前往墓地向金子昌太郎致意。圖/康文榮提供
文史工作者康文榮(左起)、蔡宗霖和葉陶楊坊人文餐廳董事長王麗玲,自費走訪日本取得...
文史工作者康文榮(左起)、蔡宗霖和葉陶楊坊人文餐廳董事長王麗玲,自費走訪日本取得金子昌太郎文物,今天金子昌太郎141歲冥誕首度公開。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灣甘蔗之父金子昌太郎文物,今天起在台南新化葉陶楊坊人文餐廳展出,邀請地方人士前...
台灣甘蔗之父金子昌太郎文物,今天起在台南新化葉陶楊坊人文餐廳展出,邀請地方人士前往參觀。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灣甘蔗之父金子昌太郎,在文史工作者鍥而不捨尋找下,相關史料陸續曝光。記者吳淑玲...
台灣甘蔗之父金子昌太郎,在文史工作者鍥而不捨尋找下,相關史料陸續曝光。記者吳淑玲/攝影
文史工作者蔡宗霖出示金子昌太郎「回憶錄」,是這次到日本取得最珍貴的史料,由其長子...
文史工作者蔡宗霖出示金子昌太郎「回憶錄」,是這次到日本取得最珍貴的史料,由其長子金子昌治代筆為父親寫的回憶錄。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灣甘蔗之父金子昌太郎文物,今天起在台南新化葉陶楊坊人文餐廳展出。記者吳淑玲/攝...
台灣甘蔗之父金子昌太郎文物,今天起在台南新化葉陶楊坊人文餐廳展出。記者吳淑玲/攝影

2017年11月24日 星期五

相信石龜救命兩次 退休老董闢「靈龜園」

相信石龜救命兩次 退休老董闢「靈龜園」

2017-11-17 15:35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即時報導
台南市汽修廠退休老闆李照福,多年前到大陸四川汶縣旅遊買回一件「烏龜」奇石,四肢、頭、尾俱全,背上的殼還有天然的石頭紋路,與烏龜「相似度接近百分之百」,李照福相信石龜有靈,兩度助他化險為夷撿回性命,有收藏者出價50萬元,他不願割愛,退休後在山區過著田園樂,家園取名「靈龜園」,還請人為石龜寫詩 。
李照福說,他多年前和家人一起參加九寨溝旅遊,經過四川汶縣時,「石龜」放在賣紀念品的攤位上,他一眼就看上了,小販開價100元人民幣,他殺價15元,最後以20元成交。當時人民幣與新台幣兌換是1比4,換算折合新台幣才80元。
石龜頭部是三角型,伸長脖子微微上昂,像是轉頭像左邊側看,有如要開始往前爬行,非常有動感,仿彿是埋在地底幾百年或上千年的雕刻古文物,曾有人開價50萬元,但李照福覺得和石龜特別有緣,覺得是「無價之寶」,再多錢都不會割愛。
前幾年,李照福爬到龍眼樹上摘龍眼,不慎從5公尺高的樹上「倒頭栽」摔到地面,竟奇蹟地毫髮無傷,今年4月心臟開刀,在加護病房時心跳每分達到150多下,快要喘不過氣,突然腦中乍見「石龜」爬行而過,心想「石龜」應該是要他慢下來,不知不覺睡著後就度過危險期。
李照福認為「石龜」有靈救他兩次命, 退休後和太太搬到台南官田山區,種火龍果、小番茄過著田園樂,住處就取名「靈龜園」,還請人為石龜做了一首七言詩「億萬年渾然天成,一目睹妙不可言,如如心動似欲行,泛泛之心起漣漪,靈龜龜靈靈龜靈,誠心心誠誠心成」,掛在大門處, 記錄這段和石龜特別的緣份。
石龜由側面看似乎在爬行。圖/李造福提供
石龜由側面看似乎在爬行。圖/李造福提供
李照福退休後在台南山區種火龍果。記者吳淑玲/攝影
李照福退休後在台南山區種火龍果。記者吳淑玲/攝影
退休老董李照福認為石龜有靈,將住家取名「靈龜園」。記者吳淑玲/攝影
退休老董李照福認為石龜有靈,將住家取名「靈龜園」。記者吳淑玲/攝影
石龜由上往下看模樣神似真正的烏龜。圖/李造福提供
石龜由上往下看模樣神似真正的烏龜。圖/李造福提供

虎頭埤旅館招商

台南「小日月潭」 虎頭埤旅館招商 市府這次這樣做

2017-11-18 11:41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即時報導
台南市政府為提升虎頭埤風景區觀光遊憩與住宿餐飲品質,預計規劃湖濱佔地約1.3688公頃之旅遊服務區土地,以BOT方式辦理招商,委託民間業者拆除原有青年活動中心,興建並營運具有休閒渡假、旅遊諮詢、餐飲購物、商務會議、學術研討、教育訓練及婚禮宴客等功能之旅館大樓及相關設施,期發展成為台南國際級旅宿中心 。下周一(20日)上午10點在台南老爺行旅舉辦招商說明會,預計12月底前公告,明年2至3月就可進行投標作業,委外年限50年,可優先續約20年 。
市府觀光旅遊局技術科長蔡宜宏表示,委外的範圍是虎頭埤青年活動中心凸出的小島,從高處俯看湖面視野非常好 業者可以全面規劃,也可以有戶外設施等,這次和以往招商最大的不同,是參考中央委派的專家及業者的意見進行調整,在權利金、興建年期及前期的優惠等,更有吸引力,除了台南在地業者,也有彰化、桃園、台北等地投資者表達意願。
蔡宜宏說,目前的青年活動中心只有3層樓,房間數50間,但依照容積率可以興建到8樓至10樓,房間數可達到120間,有一定的經濟規模,業者才有意願,但也會牽涉到環評及都市計畫審議委員等的意見,在興建前期時程上可能會增加時間,因此降低前期權利金、增加後期浮動權利金,也是吸引業者詢問原因。
虎頭埤風景區特色是距離台南市中心最近的風景區、創建至今已有170年歷史,有「台灣第一水庫」之稱,日據時期台灣12勝景之一,民國43年台南文獻委員會選定「虎埤泛月」為「南瀛八大景」之一,素有小日月潭之美譽,園區尚保留日據時代「新化神社」遺址、鳥居等設施。
虎頭埤水庫有湖景視野優勢,未來願景定位為「湖景旅館」,北鄰高爾夫球場,有國道1號及3號、高鐵聯外交通方便,另外南部科學園區僅需10至30分鐘車程,蔡宜宏說,台南缺乏大型的會議度假旅館,未來可以成為平日是會議 、教育訓練,假日是度假飯店的形式。
每年五月的阿勃勒花海,是虎頭埤的重點活動。記者吳淑玲/攝影
每年五月的阿勃勒花海,是虎頭埤的重點活動。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南虎頭埤風景區有「小日月潭」之稱。圖/台南市觀光旅遊局提供
台南虎頭埤風景區有「小日月潭」之稱。圖/台南市觀光旅遊局提供
虎頭埤有湖光山色之美。記者吳淑玲/攝影
虎頭埤有湖光山色之美。記者吳淑玲/攝影
虎頭埤的山出晨曦。記者吳淑玲/攝影
虎頭埤的山出晨曦。記者吳淑玲/攝影

他們守侯台灣黃牛30年 只為打造台牛夢

他們守侯台灣黃牛30年 只為打造台牛夢

2017-11-22 08:22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即時報導
台灣黃牛全台僅不到500頭。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灣黃牛全台僅不到500頭。記者吳淑玲/攝影
前總統李登輝要培養「台灣和牛」,被視為是台灣肉牛產業的希望,其實,台灣有一群研究人員,已苦守台灣唯一的本土肉牛品種「台灣黃牛」30年,但台灣肉牛產業還是「原地踏步」,市售標榜「本土牛肉」幾乎都是「山寨版」,有9成5以上肉源都是淘汰乳牛及乳公牛。
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從民國76年起,開始進行本土性動物保種計畫,恆春分所到各地購買黃牛,甚至遠赴金門進行品種選育,經過20多年飼養,才選育出符合台灣獨特地理環境與歷史背景所孕育出來的純正黃牛品種,在民國99年正式通過「台灣黃牛」品種命名。
台灣黃牛外貌特徵有:體型小、骨架輕,被毛短而密,牛角短而薄,耳小而薄呈水平狀,鼻鏡及舌多為黑色,有肩峰、胸部有垂皮及乳房小等。純台灣黃牛在民間已少見,以「保種」為主,主要飼養在恆春分所,另基於種原分散保護養在台南新化及澎湖,另技術移轉嘉義一處酪農戶,總共不會超過500頭
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副研究員李光復堅持台灣肉牛產業20多年,也到處上課演講推廣,他表示,台灣黃牛原是役牛,農業機械化後,當肉牛體型小,瀕臨絕種的原因就是沒有人要養,但「台灣黃牛」成牛雖只長到4至5百公斤,其他牛動軋5、6百公斤,但精肉率可達 40%,進口牛不到35%,且耐粗食,不必進口飼料或穀物,飼養成本降低很多。
李光復說,日前李登輝基金會祕書長王燕軍到恆春分所參觀了解,他的想法也是要發展出台灣本土和牛,而不是追求日本和牛一味要油花多等, 「用台灣弱點和別人長處相比,永遠都不可能建立自己的產業」,不然就進口好了,農民也要有這種觀念,不是引進日本和牛、安格斯牛飼養,就會有「頂級牛排」上桌,因牽涉到環境、飼養技術等, 變數很大。
李光復強調,台灣肉牛產業需要政府跨部會配合,以及觀念改變,養牛不一定像歐美澳洲是 大牧場,日本和牛都是小戶養殖,一場不會超過30頭,而且都是由高齡農夫照顧,台灣很適合走日本模式,像台糖造林地就可以養牛除草,雇工看牛不必除草,還有很多休耕地、荒草地等,都可以利用。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有「台灣黃牛」,有研究人員及技術,李登輝基金會有「台灣和牛」,樂見未來有合作的可能。
台灣黃牛全台僅不到500頭。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灣黃牛全台僅不到500頭。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灣黃牛全台僅不到500頭。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灣黃牛全台僅不到500頭。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灣黃牛全台僅不到500頭。記者吳淑玲/攝影
台灣黃牛全台僅不到500頭。記者吳淑玲/攝影

李登輝「和牛夢」 借鏡保種30年「台灣黃牛」

影/李登輝「和牛夢」 借鏡保種30年「台灣黃牛」

2017-11-22 08:22聯合報 記者吳淑玲╱即時報導
前總統李登輝基金會投入培育台灣和牛,基金會祕書長王燕軍上周南下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本所及恆春分所,取經「台灣黃牛」的種原保存,人工生殖及飼養管理技術,畜試所副所長王治華表示,雙方初步接觸後,大家共同的目標都是帶動「台灣肉牛產業」,農委會也很重視,未來若有進一步合作,畜試所累積30年的研發能量及經驗 ,可以協助讓李登輝更快達成「台灣和牛夢」
前總統李登輝基金會在擎天崗尋獲一批「但馬牛」(日本和牛種),與日本及台大合作,目前飼養在花蓮兆豐農場,也引起農委會重視,王治華說,現任中油董事長戴謙上任後拜會李登輝,因戴謙曾任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所長,交談中得知畜試所早就有發展「台灣肉牛產業」,促成王燕軍南下。
王治華指出,本土唯一肉牛品種「台灣黃牛」,一度瀕臨絕種,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從30年前進行「保種」, 王燕軍上周到台南的本所及恆春分所,參觀「種原保存庫」以及人工生殖及飼養管理、營養配方等,台灣研究人員的能力其實不會輸給日本。
王治華說,李登輝基金會「台灣和牛」,目前只有23頭,未來要如何推廣飼養,飼料營養配方等,以及「種原」也要異地保存,避免有爆發疾病的風險等,王燕軍也簡報「台灣和牛」未來要發展的方向,甚至要往「新南向發展」(銷往回教回家),都有助於帶動台灣肉牛產業的發展。
台灣黃牛目前以保種為主,主要養在恆春分所、台南新化本所、澎湖分所及技轉給嘉義一家酪農戶,全台不超過500頭。
李登輝基金會祕書長王燕軍南下農委會畜產試驗所了解肉牛保種等相關技術。圖/取自網路
李登輝基金會祕書長王燕軍南下農委會畜產試驗所了解肉牛保種等相關技術。圖/取自網路
李登輝基金會祕書長王燕軍(前排左二)南下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台南本所,了解肉牛保種等...
李登輝基金會祕書長王燕軍(前排左二)南下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台南本所,了解肉牛保種等相關技術。圖/農委會畜試所提供
李登輝基金會祕書長王燕軍南下農委會畜產試驗所了解肉牛保種等相關技術。圖/農委會畜...
李登輝基金會祕書長王燕軍南下農委會畜產試驗所了解肉牛保種等相關技術。圖/農委會畜試所提供
李登輝基金會祕書長王燕軍(右三)南下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了解肉牛保種等相關技...
李登輝基金會祕書長王燕軍(右三)南下農委會畜產試驗所恆春分所了解肉牛保種等相關技術。圖/農委會畜試所提供

新化林場空拍首曝光 俯瞰270萬棵森林令人驚喜

新化林場空拍首曝光 俯瞰270萬棵森林令人驚喜 分享 留言 列印 A- A+ 2017-12-16 14:53 聯合報 記者 吳淑玲 ╱即時報導 台南市靠近市區最大的森林 中興大學 新化林場,第一...